您的位置 首页 大学

复旦大学志愿者讲述“科学之美” 助力“双减”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近日,常规的放学时间后,位于浦东新区的万科实验小学五年级的课堂内,同学们正在开展一堂主题为“光与影的舞蹈”的教学外课程…

“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近日,常规的放学时间后,位于浦东新区的万科实验小学五年级的课堂内,同学们正在开展一堂主题为“光与影的舞蹈”的教学外课程。而这堂课的授课老师是复旦大学物理学系的大三学生。据悉,复旦大学师生带队的这堂科普课,是通过志愿者服务项目参与到这次浦东共青团助力“双减”的课后服务进校园活动,这也是浦东共青团落实“双减”的首次试点课后服务。

  动手实践

  感受“科学之美”

 

有别于校内课程,老师讲台上授课,学生们台下安静听讲,这堂生动的科普实验课是在老师和学生们的动手实操中完成的。这也成为这堂趣味课程的最动人之处。

你看,台上两位主讲老师分别从光的理论、反射原理再到光的色彩,用牛奶体验光线的分色,向孩子们提出问题,同时,又让几个台下助教分小组带领孩子们具体展开实践,最后通过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小老师”一边耐心地向学生讲解光的衍射、三棱镜分光、丁达尔效应等科学知识,一边指导学生运用准备好的手电筒、水槽、平面镜等器材做成了“人造彩虹”“光的散射”等演示实验。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踊跃发言,动手实验,表达自己对各类光学现象的认识和思考。

原来光线可以“弯曲”。水的密度大,空气密度小,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当入射角达到一定角度时,在水和空气的交界处,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当光在水流中传播时,发生多次全反射,看起来就像光沿着水流弯曲一般。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瑞利散射定律指出,含有线度远小于光波长的微小质点的介质的散射光强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这表明,对于线度远小于光波长的微小质点而言,短波长蓝紫光的散射效应比长波长红橙光要强得多(大约相差10倍)。天空的蓝色是空气中分子热运动造成密度的局部涨落引起的,属于分子散射;此次实验中的分散系为胶体,属于悬浮质点的散射。原本相对枯燥的物理理论知识,通过动手实践引发了孩子们对于“物理学”的兴趣。

  量身定制

  趣味课程进校园

“双减”政策落地后,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增加,课后服务时间延长,如何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为此,浦东共青团携手区少工委开展助力“双减”进校园志愿服务(试点),率先尝试把课后服务特色课程送进学校。

此次的试点课程也宣告了浦东共青团课后服务进校园的正式启航。通过试课试讲,也能第一时间了解每个学校的各自需求,了解孩子们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和理解程度,进而为不同学校量身定制课程类型和课程难度。

据了解,本周开始,浦东共青团量身定制的科技创新、文化传承、足球运动三大类课后服务将在浦东新区三所中小学试点展开,通过跟踪授课情况,征询反馈满意程度,建立评估机制等方法,为进一步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社会公益力量进校园做足前期筹备工作。未来,将会根据实践经验进一步探索建立一套志愿服务的管理保障机制,让中小学生们在课后实践中提质增效,来一堂文化素质的“加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众教育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dudz.cn/daxue/77.html

作者: 大众教育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