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中学

高三制订目标 你需要掌握这五个关键

相信不少高三的同学都已经或正在制订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总是难以坚持下去:今天热情高涨地宣布,我决定要每天早上起来读英语!事实是第二周就借口早起会导致休息不好,再也从被子里爬不起…

相信不少高三的同学都已经或正在制订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总是难以坚持下去:今天热情高涨地宣布,我决定要每天早上起来读英语!事实是第二周就借口早起会导致休息不好,再也从被子里爬不起来了;今天精神抖擞地写了满满一页纸的计划,月底倒回来看的时候,发现完成了的并没有几个……

目标管理,或许并不是大家想象中“列计划”那么简单,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指导。这里,向大家推荐“SMART”原则。

“SMART”原则是由specific、measurable、achievable、relevant、time-based五个单词的首个字母组合简称,同时smart也是一个单词,有“聪明的”“巧妙的”的意思。

S(specific):

目标是明确的、细致的

高三同学们都有着目标:高考取得理想的结果。然而究竟怎样的高考结果才算是“理想”呢?是不是只要没落榜就很理想,还是选到一所学校的王牌专业就是理想?每个考生对“理想”的定义可能是不同的,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大学和专业。其次,明确多少分才能达到目标大学和专业的录取线,就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再次,为了提升成绩,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最后再细化到各科目上。

落实到眼前的学习上,目标的设定表现为大家要制定出可以付诸实施的、具体细致、具有时效性的目标。可以落实到每月、每周、每天甚至每小时要完成怎样的任务。比如长期目标为“提高英语成绩”,月度目标为“下一次月考,英语科目提高5分”,每天目标为“今天我要牢记10个单词”。这样明确、细化、时效性的明确目标,才能帮助我们把握好每小时每天每周每月的学习进度,让自己向着理想的学校和专业这个长远目标一步步靠近。

M(measurable):

目标是:可量化、可衡量的

很多时候,感到目标难以坚持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在执行过程中得不到反馈。试想一下,今天你给自己定下“完成作业后,复习历史半小时”的任务。那么,你会如何完成这个任务呢?如何判定这个“复习”任务被落实了呢?当然是需要量化任务,比如你可以具体到复习哪个章节、完成哪些题目、需要多长时间,这样一来,今天的学习计划完成了没有、完成的好坏都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才能让目标得以实现。

制定可量化、可衡量的学习目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大家可以根据完成情况来调整目标,如果发现之前的学习目标与自己实际情况不相符,就应该及时调整。比如,最开始你计划用一个小时来复习历史近代史第一章并整理出时间线和完成相应的思维导图,但是在实际复习时,你发现因为这章内容你掌握得较扎实,只需要半小时就能完成所有内容,那就应及时调整,将多出来的半小时有效地利用起来,去完成其他的任务。

A(achievable):

目标是通过努力能完成、可实现的

有人会说,目标要高一点,梦想要远一点,实现了才有成就感;也有人会说,目标要低一点,梦想要近一点,这样才有信心继续走下去。于是,在制订目标时,同学们常犯两种错误,一种是畏惧困难,自己给自己“放水”,制定一些很轻松就能完成的目标,比如一味地选择复习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把大量时间花在整理、抄写这类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思考的事情上,回避弱势科目的练习、反思等环节;另一种是好高瞥远,基础还没有打牢,就一味追求题目的深度、难度。事实上,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往往是一个让人努力“跳起来”能够达到的目标。太高的目标,会给你“达不到”的挫败感,几次之后就丧失了积极性;太低的目标,往往会使人松懈懈怠,成就感不高。比如一位同学平时的数学成绩在60分左右,假如他将目标定为下次月考时我的数学成绩提高60分。这样的目标可能很难通过“蹦一蹦”“跳一跳”努努力就能达到。但如果将目标改为下次月考时我的数学成绩提高5分,那么他就能专门去找提高5分的机会。通过努力完成后的目标,看到自己一直在进步,同学们会收获惊喜与感动。

R(relevant):

目标的相关性原则

目标的相关性是指实现此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关联情况。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但对其他的目标完全不相关,或者相关度很低,那这个目标即使达到了,意义也不是很大。例如,我将目标设定为每天用30分钟听英语音乐来帮助我学习英语并帮助放松自己,这个目标的设定就将学习英语和放松自己联系起来,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但如果我现在目标与当下的学习、生活毫无关系,那将毫无意义。

T(time-based):

目标需与时间相结合

目标与时间的关系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指任何目标都应该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到了这个时限就必须完成,不能“明日复明日”地一直拖下去。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目标。持之以恒,你会发现你越来越适应紧凑的节奏,专注度也越来越高。

除了定好每个目标的完成时限外,还应考虑清楚在不同时间段目标的不同。例如,早晨和睡前记忆力比较好,可以背单词背公式;下午两三点思维比较活跃,可以做理科练习题。此外,管理碎片时间也十分重要。高中生在一天的活动中,有许多零星时间是可以利用的,就像鲁迅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比如在食堂打饭排队时默记几条数学公式,乘坐地铁或公交车时听一下英文听力。把碎片时间聚集起来化零为整,会对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的意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众教育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dudz.cn/zhongxue/1078.html

作者: 大众教育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