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中学何为 中学的意义

有人认为,中学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打造成绩优异的社会精英,于是教育有了强烈的功利性目标,紧盯高考,以分数为风向标评价中学生。然而,中学的实际意义远不止于此。中学理应塑造以爱国为底色,以…

有人认为,中学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打造成绩优异的社会精英,于是教育有了强烈的功利性目标,紧盯高考,以分数为风向标评价中学生。然而,中学的实际意义远不止于此。中学理应塑造以爱国为底色,以责任感为指引,以真才实学为动力,能真正推动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

当然,成绩与分数在中学阶段是衡量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培养敏慧卓绝之人是中学教育的应有之义。成绩优异在一定程度上能象征能力的高低与智慧的优劣,故将分数作为敲门砖,以成绩作为“是否可以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依据无可厚非。而中学塑造出的一批“高分选手”也具备了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潜质。但中学的意义是否止步于此?

在我看来,中学要打造的绝非“唯分数论”的学习机器,更不应是为了一己私欲不择手段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中学塑造的应是有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的中学生。当课本中提及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却依旧“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时,便将红色作为底色深深印在青年学子的心底;当老师饱含深情地讲述“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的孙中山,年少立志、一心为国、铮铮誓言、鞠躬尽瘁只为盛世繁华的周恩来时,当一篇篇书写革命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的文章激起我们心中的热血时,中学便是在塑造有责任感的青年。这样的青年早已摆脱冷气,心中一片赤诚。只有这样的中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然而,我们应明确,使命感与爱国精神是中学生的本质与底色,而才学与能力是辅以成人的支撑。社会中还有一些中学生,爱国情怀固然浓厚,在网络上高呼“此生无悔入华夏”,却不愿“躬身入局,挺膺负责”。只站在局外摇旗呐喊,却没有真才实学作为支撑,缺少知识底蕴,那么爱国之志将成为一纸空谈,空中楼阁;缺少责任心与情怀,空有学识,则可能成为谋求私利甚至卖国求荣之人。故中学应塑造既愿为中国之河清海晏献力又有真才实学的人。

中学作为培养人才之地,是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场所。中学何为?为培养、塑造有朝一日报效祖国的人,使中学生将来“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众教育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dudz.cn/zixun/731.html

作者: 大众教育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